坤宁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坤宁小说网 > 公主生存指南 > 第20章 造反

第20章 造反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“诸公精于治政,并不精通农事,吾既打算振农,自不能只是口头之语,天下有千百种行业,诸位也不能尽通,吾与陛下需御领天下,势必要多加了解一些,不如以农事为先例,召集各地有丰富种地经验的农民入宫面圣,若有能力较他人更出众者,可去皇庄,协助增长田力的实验。”

——第三个目的,撕开信息交流的口子。

只要有一个非世家之人入宫面圣,就算是胜利。

话赶着话,又全都逻辑自洽,让一帮巧舌如簧的大臣们有些措手不及,不过能站到这里的哪个不是人精,或早或晚地意识到了这是他们自个挖的坑,只能捏着鼻子认下。

不过,临时加码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之一,杨渐信要求那些人选需得由辅政大臣审核,奚妙理解为“政审”,程豫也随之提出人选的选择可以再广泛一些,低阶的、有能力的官吏也可以进宫面圣。

文官们的适应与应急能力都是顶尖的,并且非常擅于借势,形势有利于皇权时,他们的彩虹屁从来不断,交口称赞着皇帝圣明,如若不然,他们又能成为正直的谏臣能吏……

他们的提议奚妙掂量了一番其中漏洞与隐形的坑,还是答应了下来,毕竟乘胜追击不是和人交际的准则。

车内又恢复了轻松的氛围,大臣们开始闲谈,杨渐信讲起历史礼法,程豫则讲地方风俗,还有孙明佑和荣公覃有专长的大臣讲述他们的专业故事。

颠簸的路途似乎也没有前一段那般让人难以忍受了,临近午膳时分,几位也要告退,奚妙意犹未尽地感慨道:“诸位明公皆是饱学之士,日后若有空闲可来教授吾和陛下。”

和他们相比,陆世定和刘行续等人还是显得太过稚嫩,而老学士们又没有治理地方的经验。

众人齐声称喏,依次步出。

生了一上午闷气的奚恒终于忍不住开口,问道:“阿姊,你自己偷偷出门,是不是为了让明公们重视民事啊?”

要这么说也没错,只不过她的目的并不光鲜,但真实的目的要怎么告诉奚恒?奚恒在她这里始终还是个四岁大的孩子,三观完全是张白纸,而她是执笔之人中最能泼墨的一位。

但他又是皇帝,傻白甜不能是他的真实性格。

她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将未知的猛兽放出,但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——站在她的立场的人太少了,只要有一个,她都会不留遗力地去争取。

所以她用一顿午饭的时间,将现阶段的想法掰开了揉碎了告诉奚恒。

皇帝是最高的阶级,失去权力的最高阶级和草芥没有区别,谋取权力不是简单的一头挑子一头热,方式和手段很重要。

就像德不配位,必有祸患,特权阶级所拥有的特权是他们维系统治的尖刀厚盾。

两个问题出现后,最先解决的永远是现阶段威胁最大的那个——妄图揽权的文官和独善其身的武将。

“弟啊,举目皆敌啊!”奚妙认清形势后,愁得头发都掉了好几把。

——举目皆敌。

这个词再次出现是在一个时辰后,毕统领将一则坏消息带给了她。

燕王举兵造反,京中有人策应,一支人数不少的骑兵从京城方向往黔迤山杀来。

最坏情况是御驾呈现两方夹击状态。

伴驾的武将们都是老将,见过不少大场面,区区一久不出世的藩王,不足以让他们色变,他们都建议御驾留守黔迤山,派心腹前去清峪调兵护驾,由清峪军清算京中叛逃,回京整合军队后前往燕王封地平乱。

可偏偏领头的是章元费,因柳城一事,他在奚妙这里的信誉是负数。

她还开始疑心,这会不会又是一个“柳城”事件。奚妙知道自己这样没有证据的揣度是杯弓蛇影,但就是会控制不住自己这样去想。

虽然各地藩王时有举兵造反的情况——大兴的前几任皇帝都是多子多孙,而每一个上位的君主都爱削藩,不少宗室后代眼见着就要活不下去了,干脆把名头借出去给民贼,还能换个尊荣的生活。

他们口中所言的活不下去,和客观意义上的并不一样。

但不妨碍他们找文人墨客书写他们的苦楚,润笔费十分不俗,不然也不会让天下大多数百姓认为——大兴的宗室真的很惨。

了解到这些事实的奚妙,再次对这个群体的节操有了新的认知。

同理,这次起兵的燕王,在大兴普通民众眼中就是一个非常凄惨的人物。

自小被继母苛待——事实是,前燕王妃一直被他们父子殴打。

没有亲生子女——因为他十二岁便喜欢睡身边的侍女,把身子玩坏了,如今过继了两个侄儿在膝下。

朝廷并不重视他——但凡他没有将他几个未成年的妹妹饿死在后院里,也不至于这么些年朝中无人提及他。

回到平乱一事,奚妙在他们的计划基础上又多做了些工作,主要是多加了几条退路和保障,把她贪生怕死、谨小慎微的人设贯彻到底。

春祭仪式便在这样的氛围中结束,众人惶惶等了一日有余,京中禁军使者与清峪军使者才前后脚带着消息赶到。

谷息彻将亲自率领一千禁军剿杀那伙骑兵,与护驾的清峪军在卜圩县交接。

清峪军来护驾的将军姓胡,和毕统领性情相似,是个沉默寡言之人,他的到来,给奚妙一种难言的安全感,她认为,这是有那帮讨价还价的文官衬托所致。

“回禀殿下,臣非世家子也,家中寡母拉扯臣长成,又蒙得贺将军信任,才有如此成就。”

奚妙正与胡将军漫步在山腰行宫的花园里,她最近很喜欢刨根问底地打听身边人的家庭情况,惹得众人一阵惊慌,但奚妙只是想统计一下有多少没有家世的人可以走到顶层而已。

几天下来,除了宫女太监,有些品阶的官吏都不符合奚妙认知里的寒门。

其实是奚妙自己对“寒门”的理解有误,也低估了知识与技艺的不流通程度。

可胡将军的描述,令奚妙眼前一亮,难道自己真的撞到宝了?

这个时代,没有家世背景,便要有能力资质,像杨渐信和程豫就是两个经典的例子。

“胡将军既然没有什么家世背景,那么必然是能力超群、天资过人了……”

“不敢当,臣的先祖曾是前朝末帝的御林卫统帅,后投奔大兴。”

原来是招安人士,还是属于家学渊源的范畴。奚妙叹了口气,正要继续扯点其他的,迎面走来了一个身穿蓝衣的年轻公子。

对方见到她,便自觉地退在路边行礼——五体投地式。

又是他,奚妙心情瞬间不美妙了,这几日她因烦闷,常常绕着人往花园走,却总能碰到这人,但出于各方面考虑,又不能强制让人将他赶走。

他这每天费尽心机地来偶遇是要做什么?可不能再放任他这样下去了——他是怎么知道自己的活动路线的?

疑问一个个冒在心头,催促着奚妙尽快解决这个外交麻烦,却没有注意到身后,有双逐渐冰冷起来的眼睛,正一瞬不动地注视着她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