坤宁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坤宁小说网 > [武周]日月凌空,女当则天 > 第41章 此乃家事,仁至义尽

第41章 此乃家事,仁至义尽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在被韩瑗、来济等人严词劝谏的第二天,李治单独召见了李勣。

李治看着62岁的李勣,当年陪着父皇东征西讨,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如今也走向年迈,尽管荣誉等身,却仍然是一副谦恭的模样,丝毫没有因为手握兵权和在这场君臣斗争中掌握关键砝码的骄横,也没有因为曾经只是为了让他忠诚于新君而被无故贬谪的埋怨。

在被舅父和其他重臣压制得郁闷烦恼的时候,李治也曾想过为何李勣不能公开站在自己这一边,难道他想隔岸观火,还是待价而沽,亦或是早已和褚遂良一样成为舅父的拥趸?

后来,随着执政日久,李治逐渐明白,将军可以英勇直率,但是掌握可以左右政局的军权首长必须谨慎。李勣可以是一锤定音的杀手锏,但不能是随意出动的急先锋。

但是现在,他已经不再是青涩的新君,拥有了收回政治主导权的能力。那么也是时候,问一问李勣的意见了。

李治先是关切地询问,“爱卿身体可已康健?”

李勣恭敬地回道,“承蒙陛下挂心,臣现在已无不适了。”

李治继续关心,“那一会儿也让太医过来瞧瞧,开几副养身的方子。爱卿身负重任,可要康健无恙啊。”

李勣起身行礼感谢皇上的关心。

李治这才开始说正事,“朕要立武昭仪为后,遂良固执反对。遂良为顾命大臣,朕很是为难,此事该当如何?“

李勣并未说是支持还是反对,也没有对褚遂良的行为作出评价,只是回答,“这是陛下的家事,何必询问外人呢?”

李治闻言,哈哈大笑,以为恍然开朗,“此确实为朕的家事。”

随后,李治又和李勣拉了几句家常话,类似弘儿已经4岁了,很是聪慧,听蒙师讲大唐建朝史,对爱卿很是敬佩,有机会了可要让你俩好好聊聊;爱卿的儿孙们如何啊,若有什么难处,可一定要和朕说啊;秋冬交换之际,爱卿可要保重身体,切勿太过劳累。李勣也都微笑着回应。一时间,君臣和乐。深秋时节,两仪殿的气氛却温和如春。

待李勣离开,李治心情愉悦地处理完大半政务,便在中午时分,脚步轻快地回后宫了。

依芸宫一如往常地弥漫着轻松自在的气息。

武昭仪正在接见其母杨氏,杨春花站在一边陪着。

李弘正在温习上午听蒙师讲的内容,他最近对蒙师所言的“仁者爱人”很是感兴趣。

安定正在宫女、太监的陪护下像小鸭子一样练习走路,她最近喜欢上了踩落叶,所以杨春花在请示了武昭仪后,在院子里给她围了一个垫着柔软地毯,用干净落叶铺成的小区域。

李贤在摇篮里呼呼大睡,他才出生七八个月,正是吃了睡睡了吃的时候。

见李治前来,杨氏赶忙和武昭仪一起行礼。

虽然武昭仪圣宠日重,皇上也在坚决要立她为后,杨氏在宫外走到哪里都有人捧着,早就不是当初无人理睬的寡妇了,但是她并未变得骄纵,仍然守礼有节,只是少了过去的局促忧愁,多了平静从容。

她到底是世家女,知书达理,又能果决处事。当年在武士彟死后,她见势头不对,便当机立断回到弘农杨氏,保全自己和女儿,才为现在发生的一切提供了可能。

在开始替女儿游走于李义府、许敬宗等圆滑世故的朝臣之间后,她也能快速适应,从容待人,不坠女儿的气势,做好了沟通的桥梁。

李治看着一直像最初见到时那样恭敬的杨氏,微笑着让她免礼,和善地询问她的近况。

杨氏先是感谢皇上的关切,然后回答在陛下和娘娘的抚照下,一切顺利。之后,她便提出时间也不早了,自己也该回去了。

李治挽留她,说一起用完午膳再走吧。武昭仪也说已经吩咐了小厨房做了母亲爱吃的菜,就留下来一起用膳吧。

李治闻言,佯装抱怨,“媚娘可很少特意让人给朕□□吃的菜。”

武昭仪轻笑,“陛下真是冤枉臣妾了,除了几道菜是母亲爱吃的,其余的都是陛下喜欢的。”

李治闻言,笑着半拥着武昭仪,“是吗?那朕可要好好检验一番。”

杨氏就看着两人在自己面前秀恩爱,脸上浮现欣慰开怀的神色,尽管少了恭敬,却多了母亲般的温暖。

李治见此,心里也是暖暖的,觉得果然是媚娘的母亲,懂进退,又让人舒心。

饭罢,杨氏带着李治的赏赐,欣然离宫。

待杨氏离开后,李治便将李勣的话告诉了武昭仪。

“此乃家事”武昭仪轻声重复着这几个字,心里也跟着放松了下来。

虽然从李勣两次不出席小会,她便已经猜到李勣可能是支持李治的,哪怕不是支持,那也不是反对。只要李勣不反对,李治作为皇帝,且已有成型的支持派,只是一些反对的文臣,那么成功改立自己为后,只是时间问题。

现在情况比她预想的更好,李勣不仅不反对,还提供了值得宣传的理由。

这样想着,她看向满脸笑意的李治,满脸欣慰,“果然这朝中恭顺忠诚的大臣还是多数,只不过是有些人跳得太高,遮了陛下的眼。”

李治舒心地看着武昭仪,“媚娘知朕心意。”

说完,他又感叹道,“如今想来,很多大臣埋头做事,不曾发表言论,恐怕也是认为此乃朕的家事。那朕真是错怪他们了。”

武昭仪柔声安慰,“陛下明了他们的心意便好。臣妾以为,现在有些人过于固执,估计是还没意识到此乃陛下的家事。若是让他们认识到这一点,可能就会回头了。陛下也就不用这样为难、失望了。“

李治叹息一声,“媚娘纯善,若真如你所言,便好了。”

武昭仪坦然接受李治的夸赞,继续安慰,“臣妾相信,真正忠诚信服于陛下的人,肯定如同李司空这样,不愿让您如此为难的。”

说完,她又看着李治认真地补充,“陛下,这天下终究是您的天下,臣子终究是您的臣子。臣属进谏,若是为了您的江山,臣妾相信您当然会纳谏;若是为了自己的私利,便是他们先辜负了您,您又何须再顾念他们。”

武昭仪的眼神认真坚定,带着令李治沉醉的一往无前和果决,让李治的心也跟着更加坚定。

他想,先辜负先皇的不是他,先背弃承诺的不是他,他已经给过一次又一次机会,仁至义尽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