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不语的江湖(七十七)
我们这一代人,对很多传统的东西了解的不多,甚至有的,有偏差。
“清明”既是节气又是个民俗节日。但是很多人知道清明节是因为明前茶。
对于七月十五“盂兰盆会”就更不了解了。
大多数人都是小时候爷爷奶奶在七月十五前会说
“这马上七月十五了,这两天晚上少出门啊”
师父会在这天摆个香案,烧纸做供养。放河灯。最早听说放河灯还是在电视剧“四世同堂”里听说的。
很多民族都认为,“火”是沟通另外一个世界的通道,对此深信不疑
那天是第一次师兄弟四个跟着师父一起摆香案。也是唯一的一次。
第二下午碰到师父“晚上没事上家吃饭去”
六点多钟到了师父家,三个师哥早到了。
进门打了招呼坐下,师娘正好端上最后一个菜。
大师哥笑嘻嘻的说“老四有福之人,来的早不如来的巧,最后一个菜上桌了,你进来了。”
大家倒上酒,我倒了杯茶,开吃。
师娘说“老吕,今天烧纸给他姥爷多烧点,前两天梦见老爷子了。”
“师父,今天是给故去的人烧纸的日子吗?”
“今天不光是给自己家里故去的人烧,还给没人供养的孤魂野鬼做些供养。咱们叫“中元节”。佛家叫“盂兰盆会”,是佛道两家都比较重视的日子,都做供养。老年间七月十五还放河灯呢,现如今你们都不知道这些了。”
“上元节是正月十五,中元节是七月十五,有下元节吗?”
“有啊,十月十五 也是祭祀的日子,只不过大多都是十月初一送寒衣了,所以十月十五就忽略了。”
大家吃着喝着聊着,快十点了。
师父说“咱们走着,难得你们四个都在。小四儿你去不去?”
“我不去,怪瘆得慌的”师父家老四从来不掺和这事儿,上学的时候就胆子小。
“得,咱们走着”
师父在前边走着,我们各自拿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溜达到了土城河边。河是元大都的护城河
那天月亮很圆很亮,师父找了块空地,大师哥从包里掏出几个盘子,放地上,摆上了肉食点心和水果。
三师哥拿出几个纸折的荷花递给师父,师父问我“老四,你家里有故去的人吗?”
“我爷爷奶奶都不在了。”
“老二,给他张纸。把你爷爷奶奶名字写上。”
师父拿出几个小蜡烛放在莲花上递给我们一人一个。点着蜡,把纸荷花放到水面上,嘴里念叨着什么,荷花渐渐的漂走了,第一次见到黑夜河面上漂着的烛火。
师父点了三柱香,插在一个苹果上。然后点着了纸,大家陆续的给自己家故去的人烧着。似乎是能感觉到身边有什么看不见的东西围着我们。没有风,但是火焰会时不时的起个小旋风。随着我把最后一卷纸扔进火堆里,整个火堆形成了一个挺大的旋风,得有个两米高,在哪儿转,第一次见到这种场景,感觉这绝对不仅仅是纸在哪儿燃烧这么简单,一定是有什么看不到的力量。
纸烧着,我们点上烟,在边上看着。这过程中看师父师哥们都不说话,我也没敢说,只是抽着烟看着。
纸烧完了,确保没火星了,师父说:
“老大,你俩拿点这水果点心的,回家给孩子吃去。老三老四,你俩这就吃一点。”
我拿起个苹果就吃了两口,没啥味儿,不知是苹果本身就没味儿还是什么原因。
“师父,这个是上过供的东西,就是没味儿了是吗?”
“哈哈,那谁知道去,也许是你师哥买的苹果不好,你再来个香蕉。”
说着师父递我一个香蕉。居然也没啥味儿。
“师父,这刚才咱们身边是一堆瞧不见的东西吧。感觉的到。要是眼净的孩子就能看见吧?”
“也不是都能看见,有的东西不想让人看见,孩子也看不见。”
“有能都看见的吗?您都能看见吗?”
“师父,您让老四开开眼,也省的他老觉得自己见过别人没见过的东西,牛逼。老四,其实你见过的一个半个的东西真不如九牛一毛。”
虽然天黑,看不清大师哥的表情,从语气就能听出来,大师哥习惯性的一脸坏笑
“老四,你先说你想看不?”
“您能让我看见吗?”
“能,再一个,你敢看不敢看?”
“那有什么不敢的,您跟师哥们都在呢。还能吓着我。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