跑过来的正是之前见过的赵三儿,他对薛宁行个礼,介绍道:“这店里摆的挂的都卖,就连这翘头条案上的佛像、寿石,还有墙上的字画也都卖的。”
赵三儿又指向薛宁身下的椅子,还特意指出几样雕工精湛的位置:“您坐着的这套椅子,是出自翼州圣手肖先生,乃店中的镇店之宝,除非有贵客求购,否则等闲是不会买的。”
伙计撇着嘴说风凉话,“就你菩萨心眼热心肠,与她们多说什么。”
赵三儿不搭理他,也不开口介绍薛宁的身份,就等着他事后吃挂落。
薛宁边看边赞,“确实是好东西。”
“还用得着你说?”伙计碎嘴道。
“把荷包拿来看看。”薛宁又想起刚刚没细看过的荷包来。
赵三儿殷勤地拿来两只花样不同的,递到她们手中,“这个藕色的是丝线满地秀,那个宝蓝缎的是南边来的新花样,羽秀。”
宋安娴见后来的伙计殷勤,料想他肯定是认识大嫂的,故意扬起脖子问道:“听说这个值两贯钱?”
“怎么可能,宜和斋童叟无欺,承惠一贯六百三十钱。”
旁边的伙计立马翻了脸,“都说了是两贯钱,哪来这么多废话。”
“你乱报价钱,还不许人说了?”赵三儿作势就要往后院走,“我倒要找东家问问,你李二鬼到底错没错!”
“你叫谁李二鬼!?”那伙计急了眼,仗着自己年长,撸起袖子就要动手。
眼瞅着伙计们就要打起来了,薛二哥从后院过来,喝止他们:“像什么样子?”
两人赶忙停手,赵三儿幸灾乐祸地看着李二鬼,心想有你好看的。
“过会儿再同你们算账。”薛二哥绕过他俩,走向薛宁,“三妹来了?”
李二鬼登时睁大眼睛,死活也没想到这破落户竟是东家的妹妹。
“我小姑子做了几样秀活,想拿来在店里代卖,不知能不能行?”
宋安娴原本对自己的手艺有几分信心,这会却觉着拿不出手了,本是不打算再提的。可薛宁已经开了口,她寻思着或许能得几句提点,还是硬着头皮掏出了绣帕。
宋安娴带来的绣帕是黛青色的绵料子,与店里的高档货色放在一处,灰扑扑的仿若有云泥之别。至于另外做的两件簪花发饰,也暗淡许多。
薛昭平拿起荷包查看,宋安娴有些忐忑。
“这手工倒是细致,图案寓意也不落俗,可配色单调了些。这店里摆的你们也瞧见了,实在是买家富贵,不怕东西贵,只怕货不好。”薛二哥思量片刻,“薛家在西市亦有门面,往后送来的绣品,可以放到那边去代卖,或许能有销路。”
宋安娴喜出望外,哪里敢有不满,连连拜谢:“我自知手艺粗陋,能得一个代卖的机会就已感恩戴德了。”
薛宁见安娴上道,也在旁边帮腔:“二哥,你瞧这绣活,倘若再加些巧思,再换成上等材料,能有机会放到东市来吗?”
薛二哥低头沉吟,拿起那只簪花反复查看:“绣帕荷包最讲究手艺,恐怕是难。倒是簪花或许可以。”
簪花不止女子可戴,在男子中也颇为盛行。尤其逢节日时,最是畅销的。
因着是节日出游时佩戴的,相比工艺手法,客人们更看重样式是否新颖,配色是否抢眼大胆。那些平日里嫌花哨的颜色,反倒是最畅销的。
宋安娴得了提点,连连点头牢记在心。
薛昭平看在薛宁的面子上,收下了簪花:“这簪花我按低于市价两成收下,可别嫌我给的低,我得压货一段时日才能销出去的。下回再送绣品来,须得是上等的材料制作,不然就不要登门了。”
薛宁没想到立刻就能拿到回头钱,哪里有不答应的道理:“二哥说的是,我们回头就去采买。”
“嘿,其实咱们店里就有卖的,我去后头给您拿点看看。”赵三儿在旁边搭话,说着就往后院跑去。不一会功夫,便捧着一应物件回来了,只打眼一瞅,就知道都是上好的材料。
宋安娴瞧着东西,心里盘算着回头再想办法采买。
薛二哥却把东西一股脑全放进了薛宁怀中,“这回的帐先记我头上,下回你们自己置办,亲兄弟也得明算帐不是?”
薛二哥可真是个大方的好人!
薛宁捧着东西,嘴里抹了蜜似的谢他:“多谢二哥,还是哥哥好,最心疼我了。”
薛二哥也笑:“早该这样了。”
薛家人都手巧勤快,就只出了老三这么个光说不练的懒货。现在见她总算是活泛起来,做哥哥的自然要帮衬一把。
李二鬼溜进后院仓房,拽过赵三儿,气急败坏问道:“那女的究竟什么来路?”
赵三儿挣开他的手,哼笑道:“傻眼了吧,那是咱东家的亲妹妹,薛家的三小姐——”
李三鬼在薛记做工才刚两个月,未曾见过薛宁,却听说过这么一号人物。
他眼珠子滴溜溜转,满不在意的嗤笑:“就是那个嫁给乡下破落户的?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,还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。”
他边说,边探着头往店里看。
正巧听见店里薛宁说话:“家里还有空房吗,我们二人想将就一晚,明儿个再回村里。”
薛二哥磕巴都没打一下:“有,你俩住在一间吧。”
这话语间的亲近显而易见,李二鬼的脸色变了变,保不齐东家还真会为这落魄的妹妹发落了自己。
他埋怨道:“你早就知道她是谁?”
“自然是知道的,我跟着东家时日不短,乡下的老宅也是熟门熟路的。”赵三儿颇为神气,“你笑她是破落户的穷酸寡妇,却不知几个女儿中,老夫人最心疼的就是三小姐。赶等她孝期一过改嫁他人,说不准又是哪户人家的奶奶了!”
“等着瞧吧,叫你狗眼看人低。”赵三儿挺直了小身板,大摇大摆走进了库房。
李二鬼瞅着他的目光似是淬了毒,趁着无人注意,偷偷溜到了店门外,在不起眼的地方画上了一个标记。
“走着瞧,有你们鸡犬不宁的那一天。”